虛擬樣板仿真實訓,像玩“3D游戲”般輕松學習施工工藝;塔吊智能系統全程監測;塔機“黑匣子”實時傳送運行參數……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研創園,有這樣一個“智慧工地”——中國移動長三角(南京)科創中心一期工程C片區項目,用數字化技術構建出工地“最強大腦”,以信息化管理貫穿施工全過程,助力項目建設提質增效。
走進項目現場可以看到,一名質量員拿著智能回彈儀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查。據介紹,相比傳統回彈儀,這種儀器像“點讀機”一般,能快速判斷混凝土強度,原始數據自動存儲,實時傳輸到手機終端及監控后臺。通過回彈大數據分析生成強度增長曲線,可以超前預判混凝土強度,保證工程結構安全。
像這樣的“神器”還有很多!拔沂稚夏弥氖且惑w式樓板測厚儀,這個可以精確檢測混凝土結構厚度,不僅能快速定位,還實時顯示測量數據!辟|量員說,這個“神器”采用主機與探頭一體式設計,體積小巧而且重量輕,方便攜帶。
在施工階段,不少項目會開辟一個專門的區域用于放置關鍵節點的實體樣板,該項目創新使用虛擬樣板,利用多點觸控技術、VR技術以及三維仿真技術,提供語音解說,供工人學習!肮と嗽诖笃辽峡梢钥吹綐影,并且樣板可以翻轉,就像3D游戲,結構分析、建造過程都能看到!表椖考夹g總工說。
在項目部辦公區,幾名新進施工人員正圍在一個“手提箱”前答題。這個“手提箱”打開后有一塊屏幕,類似一個“學習機”。數字化、沉浸式的培訓教育方式,可以有效提升工人的安全操作意識。
同時,通過AI智能監控,整個工地拉起一張智慧化安全管理的網絡。施工場地安裝了近30個攝像頭,做到無死角、全覆蓋,自動識別不規范行為,自動抓拍安全隱患。一旦有工人未戴安全帽或是靠近臨邊洞口,智能廣播將發起語音警告,實現遠程管控。
據了解,該項目在施工高峰期有4臺塔吊同時運作。大型塔吊的操作風險在于碰撞,項目部在每一臺塔吊的最頂端都安裝了監控,全方位監測塔機的幅度、高度、回轉、載重、力矩、風速等參數,實時顯示各部位運行參數和報警參數,支持遠程監控,數據實時傳送!耙坏┌l出預警,無論是塔吊司機還是地面的司索工,都能及時收到信息!奔夹g總工說。
此外,項目工地采用環境監測+噴淋聯動系統,監測數據實時回傳至智慧工地平臺,并將數據建模,以直觀的圖表形式呈現,管理人員可遠程、實時監控項目環境情況。當現場的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定的閾值后,自動推送報警信息,與噴淋系統聯動,進行控塵。
在工地的智慧管理平臺上,還有智能水電監測等多系統融合應用。智能水電表監測引入“雙碳”數據分析、水電資源消耗分析,實時掌握項目用水用電情況,及時預警現場用電用水浪費現象,管控水電成本。